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向全球贸易体系投下了一颗核弹。
特朗普星期三(4月2日)公布针对全球经济体的“宽容对等关税”,世界无一角落幸免,包括印度洋上的荒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各国概况》,这组岛屿是澳大利亚外岛领地,80%陆地为冰川所覆盖,是世界自然遗产,岛上无人居住,自然也没有麦当劳或麦当劳工厂。就不知道为何特朗普政府连无人荒岛也列入关税名单。
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测是,特朗普政府根本就是肆意行事。
很显然,他为求达到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的目的,要求下属设法将过程合理化,包括计算出他所谓的“各国对美商品征税税率”。这个税率计算法已被经济学者抨击为没有任何依据,“完全是无中生有”。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新闻工作者苏洛维耶斯基(James Surowiecki)最先在社媒发文指出特朗普的“各国对美商品征税税率”计算法。特朗普是用美国与贸易伙伴去年的货物贸易差额,除以对方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得出这个税率。
虽然美国贸易代表办事处网站介绍的计算法,是一个有着几个难以理解数学符号的公式,但核算各国对美贸易差额除以出口总额,得出的数字确实就是特朗普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所谓“各国对美商品征税税率”。然后他还说,他是和善之人,所以把这个税率减半,作为美国对贸易伙伴实施的“宽容对等关税税率”。
特朗普声称这个税率包含各国对美设置的贸易壁垒,但只要有常识就知道,非关税的贸易壁垒是难以量化的。同样地,不需要很专门的贸易知识,就可以知道各国对美贸易差额除以各国对美出口总额得出所谓的“各国对美商品征税税率”,是没有逻辑和根据的。《经济学人》说,这种计算法好比“根据你名字有几个音节来征税一样随意”。
特朗普把星期三公布对等关税税率之日称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经济学人》说那是“毁国日”(Ruination Day)。
美国新闻网“每日野兽”的评论人莱维(Andrew Levy)指出,特朗普的“解放日”可能成为压倒“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说,有很多美国人完全不介意特朗普政府未经正当程序,就驱逐非法移民出境、将仇视变性人列入联邦法律、消除有色人种、女性和LGBTQ+群体的成就,但有一件事是他们无法接受的,那就是看着自己的钱包缩水。
华人有句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人自然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特朗普政府要收的关税,最终必然由美国消费者来买单。特朗普此举的终极目的是要强迫制造业搬回美国。问题是,资本已经流向低成本处,特朗普不能仅仅靠加征关税的粗暴做法,就希望能抬高贸易伙伴的生产成本,逼迫资本回到美国。
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难以量化的成本,在美国却被忽视了,包括环境成本、人力成本等。全球还有已经完善的区域供应链,这些不是美国在短短三五年,就能为资本提供的生产条件。例如美国有强大的工会组织、环境保护条例等,即便特朗普要吸引制造业者回流,还需要时间和资源降低这些成本。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再次印证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派学者向来的观点,霸权国家(hegemony)完全可以罔顾国际规则,欺凌弱小。即便各国到世界贸易组织投诉美国,即便世贸作出不利美国的裁决,世界也拿它没辙。特朗普政府尚且敢罔顾联邦法院庭令,将200多名非法移民驱逐到萨尔瓦多,世贸裁决于他不过是白纸一张,又有谁或哪个国家能执行世贸组织的裁决?然而,被这种关税机枪扫射,挨打不还手,确实让人愤愤不平。
我们恰逢其时,活在一个狂人时代。就不知他何时会突然再度发狂,肆意按下核武按钮,向他不喜欢的胡塞武装还是伊朗发射核弹。
天佑美国,天佑世界。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第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