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本周不签巴拿马港口业务交易协议 学者:很大可能已暂缓成交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集团,原定在周三(4月2日)或之前签订出售巴拿马港口业务的协议。但直至截稿前,长和并无对外公布已签约或者撤消相关交易。有受访的学者认为,该起交易很大可能已暂缓成交。

长和早前宣布,将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业务,售予美资财团贝莱德牵头的“贝莱德-TiL财团”,并将于4月2日或之前签订协议。有关消息公布后,遭到香港建制派舆论猛烈批评。

港媒早前引述接近长和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这个星期将不会签署任何相关协议。个中原因,消息人士仅以一句“大家明啦(懂的)”回应。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回应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注意到长和拟售巴拿马码头的交易,将依法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亲北京的香港报章《大公报》,则在周二首次以社评形式发文炮轰长和。在该篇题为《依法审查属保护管辖 长和交易须立即停止》的文章中,该报不点名地指责长和过去充分享受“一国两制”制度红利,并从国家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本该主动捍卫国家利益。但令人失望的是,相关香港企业却利用主动放风、抹黑,把水搅浑,让事件复杂化。这种“只谈交易、不讲国安”的做法,“是无视一国原则、有损一国两制的行为”。

社评指出,长和这宗“非一般买卖”的害处显而易见,因为一旦美国掌握了43个港口等战略性资源,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大量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都将面临严重损害,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亦会受损,相关企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社评总结说:“长和的港口交易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作为香港的重要企业,必须尊重国家利益,必须承担最基本的责任义务,必须立即中止错误交易。”

文章甚至不点名地反驳有商界背景的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吁各界“静一静、等一等,不要急着干预”的说法,指这是歪论,称中国市监局审查长和交易“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切实行动,慢不得、等不得”,可维护香港的良好发展环境。

摩根大通周二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业务的风波,有四个可能情况出现,分别是交易照常进行、交易经修改后进行(例如只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业务丶淡化美资贝莱德的作用、确保中国船舶权益等)、交易彻底取消,以及在独家协议失效后,部分港口出售予其他买家或中国国企。

摩根大通预计,长和于4月2日签订的交易仅涉及巴拿马的两个港口,其他港口的独家协议仍有效至7月27日,相信长和将在限期前尽力解决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如果出现延期,也不会感到意外。

香港财经专栏作家周显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认为,从目前来看,该起交易很大可能暂缓成交,但长和是否要向买家赔偿巨额金钱,要视合约具体内容而定,外人不得而知。

周显表示,该起交易暂缓成交,是北京官方连日来施压发挥了作用。事件中最大的输家是李嘉诚家族,除了可能要向买家赔款,也失去了北京的信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