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更换贸易谈判代表 分析:为与美国谈判做准备

中美关税战僵持不下之际,中国突然更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人选,由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李成钢接替王受文出任这一关键职位。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中国高层试图通过换将来打破僵局,传递出与美国谈判做准备的信号。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星期三(4月16日)发布的任免公告,李成钢被任命为正部长级别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则被免去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职务。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显示,早在3月31日,李成钢就以“商务部部领导”身份出席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8岁的李成钢是安徽太湖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本科,此后又到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随后进入外经贸部(商务部前身)条约法律司工作。

此后,李成钢先后担任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条约法律司副司长等职,2010年11月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司长,2016年12月任商务部部长助理。

2021年2月,李成钢被任命为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

李成钢的前任王受文今年59岁,来自安徽宣城,拥有湖南大学工学学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历。他曾任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局长、对外贸易司司长、商务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务。

王受文2018年起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后,多次率团访美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2021年升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路透社引述北京外商圈一名消息人士称,王受文作风强硬,曾在会谈中与美国官员起过冲突。

星期三的官方通告中并未披露王受文的去向,但他的名字已从商务部网站的部领导名单移除。

专研中共党政体系的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寇健文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李成钢和王受文的年龄和晋升轨迹相仿,但两人学科背景和职务历练差异较大。和工科出身、长期负责贸易事务的王受文相比,专研法律条约的李成钢在将谈判内容落实到协议条文时,能更好地把关。

寇健文研判,更换谈判代表人选,释放出中国正为与美国谈判做准备的信号。“不过,若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框架下谈判,一开始就会落下风。中国希望的应该是双方各退一步,先由中低阶官员磋商,再由两国领导人碰面完成谈判。”

特朗普星期二(15日)再次呼吁中国与他接触,以启动贸易谈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回应称,如果美国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放弃极限施压,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对话。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披露,中国同意谈判的前提条件,包括管控美国官员对华强硬发言、展现尊重和一致立场、愿意解决中国对美国制裁和台湾问题的顾虑等。此外,北京还希望华盛顿任命一名得到总统支持的谈判联络人,协助准备可供两国领导人会晤时签署的协议。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受访时指出,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恶化的局面下,中国高层试图通过换将来寻求转换思路、打破僵局的可能。但中美贸易的根本矛盾短期内依然无解。

沈萌认为,李成钢虽然更精通谈判法条,但他和王受文都是技术官僚,无法决定谈判走向。“现在的问题不仅是经贸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中美谈判代表谁先让步,都可能在国内受到政治压力。如果谈不出结果,肯定有问题;如果谈出来,可能也有问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