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阴霾下广交会拓美国以外替代市场

在全球关税战阴霾下,一年一度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星期二(4月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参展商首次突破3万家,在美国对华大幅加徵关税的情况下,企业期待借此展会对接欧洲、东盟、拉美、中东等替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据明报新闻网、《星岛日报》等报道,中国今年以来国产科技浪潮持续,本届广交会科技含量也提高,首设“服务机械人专区”,其中来自杭州的企业包揽20%的展位,吸引大批外国采购商驻足拍摄中国制造的机械狗、工业外骨骼装备、自动巡航机械人等。

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迎来第137届,星期二起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琶洲展馆举办。本届展会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三大主题,展览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有215个国家及地区的逾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先注册。

广交会一向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缩影,但本届展会遇上美国向中国等贸易伙伴发起关税战。

多数参展商、采购商对关税战持观望态度,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变幻莫测,不宜“跟车太贴”,但普遍相信不会持久,因为制造业不可能短期内回流。美国在一两个月内也会出现“中国制造”断货或涨价潮,迫使政策调整。

不少参会企业并表示,希望借此“万商云集”的机会,对接欧洲、亚细安、拉美、中东等替代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总部位于江苏南京、在香港上市的泉峰控股是今年参展的一家五金工具制造公司。

明报新闻网引述泉峰集团亚太区销售负责人严晓峰表示:“关税战对我们当然有影响,你看我们的股价就知道了。”他透露,泉峰70%生意在北美,目前已暂停发货;该公司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便已筹备供应链转移,目前有10%至20%产能在越南,“正在建设中的新厂房预计年内落成,到时产能可以达到40%至50%。”

严晓峰透露公司也曾研究去墨西哥建厂,但到当地考察过后认为供应链不完善,又担忧有安全问题而作罢。他说:“现在考虑的另一个地点是匈牙利,虽然成本还是高,但可以作为另一个后备方案,万一美国对越南征税,我们也还有选择。”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从第一届广交会开始至今,从未缺席。《羊城晚报》引述集团董事长李晓莹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美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关税政策使外贸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李晓莹透露,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夕,集团就持续和日本、澳洲、哈萨克斯坦、越南、巴基斯坦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联系,邀请意向客户相约广交会洽谈。除了开拓其他国家的客源,李晓莹说,未来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寻求新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