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罢免 韩国政局初现曙光 经济回暖仍存挑战

韩国宪法法院正式宣布罢免尹锡悦总统后,因“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长达四个月政治领导真空暂告段落。尽管政局出现转机,舆论普遍认为,此次判决不会立刻化解长期积累的经济难题与外交僵局。

韩国经济界星期五(4月4日)发联合声明表示“尊重宪法法院裁决”,并呼吁各界放下政治纷争,集中力量稳定局势,提振经济。

多位经济团体与企业人士指出,当前首要任务是“以稳定为基础,恢复市场信心与增长动能”。

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在声明中强调:“希望弹劾裁定成为国家稳定的新起点。当前应集中全力应对内需疲软与出口危机。”

尽管政治不确定性有所缓解,街头受访民众与商家仍对经济前景保持谨慎。

首尔中区一家花店的员工说:“政局闹腾太久了,大家都累了。我们卖花的,只希望喜事多些,气氛变好,生意才能好起来。”

在首尔江南区的房地产中介金先秀(73岁)则说:“没人知道政局会怎么发展,大宗消费几乎停滞,来看房的客户比平时少了很多。我们只希望动荡尽快结束。”

首尔汝矣岛的一家咖啡厅业主金厚廷(50岁)说:“ “虽然离集会区不远不近,但自从戒严开始,整个社会氛围都压抑了下来。商业气息也受到了影响。还是希望选举尽快结束,国家能恢复常态。”

经济学界指出,除内部政治不确定性外,韩国面对的外部经济压力正在持续增强。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进入美国的韩国产品实施25%的对等关税,重创以出口为主的韩国经济。

花旗银行分析师金振旭在题为《美国相互关税冲击》的报告中指出:“该政策每年将对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造成至少0.375%的损失。在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韩国面临的关税税率最高,影响尤其明显。”

除出口压力外,韩国国内经济本身亦面临多重挑战。自紧急戒严事件以来,消费意愿持续走低、建筑业景气停滞、青年就业困境加剧,加上庆尚北道山火造成严重损失,整体经济复苏前景堪忧。

多家研究机构将2025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左右,反映出市场对前景的高度保留。

与此同时,政坛对立仍在持续,市场担忧即使弹劾尘埃落定,政治对抗格局也难以迅速化解,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

延世大学名誉教授金正植指出:“目前尚难判断宪法裁定是否会带来正面经济效应。政治冲突与社会分裂很可能继续,对经济反而是一种干扰。”

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也警告:“距离总统大选还有两个月。在这段期间,韩国需要有具代表性的人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直接协商,但这一关键外交窗口已经错失,令人担忧韩国在国际事务中将丧失主导权。”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