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国若抽身 俄乌战局更难料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总统特朗普上星期对俄乌战争谈判进展不顺利,先后表达了不耐烦之意,鲁比奥在巴黎与欧洲国家官员会面后表示,如果美国不能在未来几个星期看到进展,意味着俄乌双方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太大,特朗普政府可能放弃推动和平协议,亦即退出斡旋,因为“这毕竟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们还有其他优先事项须要关注。”

俄乌战争的和平止息之艰困,超乎特朗普当初的想象,他从竞选期间就信誓旦旦能在一天之内让双方停战,选后致力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示好,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假辞色,甚至闹出正副总统在白宫对垒泽连斯基的口角大戏,终究无法说服双方,拿出彼此都能认可的方案。至今为止,特朗普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交易的艺术”(特朗普在1987年与人合著的书名)。

俄乌之争是一场涉及领土、主权,并冲击欧洲安全形势的战役,双方都有输不起的理由,欧洲也不会再容忍俄罗斯扩张。过去几个月来,不论特朗普政府如何急于化解战争、签署和平协议,交战双方都不愿做出重大让步或妥协。特朗普政府至今虽然说了很多严厉的话语,仍无法有效施压任何一边。就在复活节前,普京忽然单方面宣布基于人道主义考虑,愿意停火30个小时,但乌克兰立即指控俄军仍在发动无人机攻击,显示即便特朗普政府主政以来积极斡旋,也没有成功建立起双方的信任或达成和平的意愿。

白宫不耐烦于这一场很可能是无底洞的僵局,符合特朗普政府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的施政理念。在前总统拜登时期,美国在不直接介入的情况下,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以制裁等手段,成功导致俄罗斯国力大幅削弱;但从特朗普与鲁比奥的说法可知,白宫显然不愿意再花费过多财力与时间在美国以外的事务上。

特朗普政府要求欧洲一切自主的战略收缩施政理念,已经开始从本质上改变欧洲与美国的关系,美欧关系疏远既表现在防务关系中,也表现在经贸方面,而且这两者对美欧关系的影响也相互联动。除了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有意削减驻欧部队人数,白宫对全球发动的关税大战也没有对欧洲盟友留情,欧洲被迫在防务上必须自立自强,那么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让步的意愿也会相应削减。在此之前,美国副总统万斯2月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一番严厉说辞,指控欧洲国家在言论自由与民主方面出现倒退现象,已经震惊也激怒了全欧洲,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甚至为美欧“不再拥有共同价值基础”而哽咽。但欧洲人也因此面对现实,多国开始积极筹组欧洲本身的集体军事力量,并更致力于探讨俄乌战争的解决方式。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美国的金融领域产生预期之外的反效果,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导致白宫忙于化解危机,收缩多线作战的困境,这或许是鲁比奥摆出抽身姿态的原因之一。但无论如何,白宫一旦确定丢下斡旋的角色,俄乌双方将更没有谈判或停火的基础,对已经延宕38个月的战局发展显然非常不利,形势可能很快出现螺旋式恶化,欧洲大国可能被迫更公开地卷入,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冲击也更难预料。德国候任总理默茨近日已经表达对英法援助乌克兰的认同,认为德国应该参与其中,并支持乌克兰主动攻击的立场。

无论“美国退出斡旋”是不是特朗普政府严肃的决定,或是谈判的技巧,预料欧洲国家都将认真对待。从军事、关税到意识形态,欧美之间的裂痕正在深化,若美国真的对俄乌战争袖手,欧洲靠自身力量支持乌克兰,美欧关系进一步疏远可以预期,美国在大西洋一侧的领导地位也会削弱。普京所不愿见的“北约东扩”,可能变身欧洲军队在东面的长期集结,在不结束战争的情况下,俄乌国力都会持续耗损,终局也更难预测。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