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略微放松了对人民币的管控,人民币星期二(4月8日)跌至自2023年以来的最弱水平。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旨在抵消全球贸易战加剧对出口的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星期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7.2038,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弱水平。这是自特朗普去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以来,首次中间价跌破7.2,这一水平被投资者视为官方对管理货币态度的“软红线”。
疲软的中间价使在岸人民币在早盘交易中跌至7.34,为2023年9月1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星期二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7.36。
彭博社指出,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交易员就开始预期人民币策略可能调整,但政策制定者多次承诺保持人民币稳定,防止汇率超调。
目前市场未就人民币调整方向形成共识。富国银行预计人民币两个月内可能最多贬值15%,华尔街投行杰富瑞(Jefferies)更预测人民币贬值幅度可能高达30%。
路透社引述分析师指出,人民币贬值将使出口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缓解中国贸易及整体经济的一些压力,但大幅贬值可能引发不受欢迎的资本外流压力,并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麦格理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人民币大幅贬值超过10%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除了对汇率稳定的偏好外,北京还希望在这一动荡时期被视为全球稳定力量。”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