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季加快政府支出撑经济 分析:关税战拖越久财政赤字将扩大

在出口前景走弱、楼市疲软与通缩阴影未散的背景下,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加快政府支出步伐,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不过,受访学者预期,若中美关税战陷入拉锯,恐将进一步冲击中国财政收支,赤字规模或将继续扩大。

中国财政部星期五(4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达到人民币7.28万亿元,增幅较前两个月高出0.8个百分点。3月份支出同比增长5.7%,显示财政支出进度持续加快。

彭博社统计,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基金预算合计的广义财政支出在首季同比增长5.6%,为三年来最大首季增幅。这也意味着,第一季度已完成近22%的全年预算支出,进度高于去年同期的21.6%。

财政收入方面,首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至6.01万亿元,降幅比前两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税收收入为4.74万亿元,同比下降3.5%,非税收入则同比增长8.8%至1.27万亿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从第一季度经济表现来看,财政力度是足够的,但市场仍期待中国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政策,以更大程度抵消关税战的负面冲击”。

他预期,第二季度中国政府支出将明显扩大,重点投向民生保障和缓解潜在失业问题。同时,关税战可能压缩财政收入,令财政收支不平衡情况愈加突出。

华侨银行亚洲研究主管谢栋铭受访时也指出,随着关税战4月进一步升级,财政将发挥更关键的经济稳定作用,支出有望加码;但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变数加大,关税冲击若传导至企业层面,可能拖累政府财政的企业所得税收入。

中美近日在关税问题上持续交锋,经过多轮加征,美国目前对华加征的关税率达145%,中国对美加征的关税率则为125%。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星期五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外贸,持续稳定股市,并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共政治局预计本月将开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谢栋铭认为,关税战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失业率上升,外界关注中国财政政策如何进一步发力,“确保各领域民众都能被照顾到,尽可能缓解贸易冲击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支出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财政收支缺口首季已扩大。彭博社估算,广义预算赤字同比飙升41%,达2.3万亿元。

陈波坦言,关税战走向仍不明朗,目前难以准确预测中国政府将采取多大规模的额外财政措施或财政赤字的最终水平,“关税战持续时间越久,财政赤字可能越趋严重”。

中国官方此前将今年财政赤字率拟为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左右,创下历史新高,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以实现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但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实现该增长目标的难度正上升。

另外,中国商务部星期五发布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2692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前两个月有所收窄,3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

对此,陈波提醒,单季或单月数据仍不足以判断趋势,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对外资形成干扰。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