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式将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央行星期一(3月24日)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

中国央行星期二(3月25日)将开展4500亿元人民币(约831亿新元)MLF操作,期限为一年期。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讲话中明确,央行主要政策利率是公开市场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

业内人士指出,机构投标MLF通常参考市场化的融资成本,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可以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据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举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