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首都郊区一座破旧的仓库里,38岁的安大为(音译)忙着检查一排排等待转售的巨大冰箱、工业炉灶和商用烤箱,这些设备原本属于已经倒闭的餐馆。

这名二手厨房设备商向路透社直言:“你普通人开一家餐饮店,其实是必死的。”

在北京各地倒闭的餐馆里,安大为和他的工人团队忙着回收餐馆倒闭后,遗留下来的椅子、烤箱、储物柜和烘焙机等设备。现场还有叉车负责将部分大型设备运走。

根据企业信息平台企查查数据,去年,安大为和他的团队每个月平均拆除了200家倒闭的餐馆,比前一年增长了270%。而在全国范围内,去年注销的餐饮企业总数达到近300万家,写下历史新高。

安大为说,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个月餐馆的倒闭率超过10%,在某些月份甚至高达15%。“这意味着你经营一家餐饮店,每年的循环倒闭率超过百分之百”。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一家餐馆的平均寿命仅约500天,而在北京,这一数字甚至低至一年。北京市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饮业的净利润暴跌88%。

安大为说,2023年冠病疫情限制措施放宽后,房地产、教育、金融和科技等行业出现裁员潮,导致大量失业者涌入餐饮业,尝试创业求生。

但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普通消费者纷纷缩减外出就餐的支出,促使各家餐饮业者发动激烈的价格战。由于大量餐馆倒闭,2024年全年中国餐饮业的收入增长放缓至5.3%,远低于2023年的20.4%。

已倒闭北京面包店的一名经理说:“旁边的店卖的产品口味不如我们的好,但便宜10块钱,普通人基本都会买便宜的。”

他直言:“大家手头都没钱。即使有,也不像以前那样愿意花了,因为赚钱太难了。”(视频来源:路透社)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