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沈洪兵说,该局计划在五年内逐步缩小中国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
综合红星新闻、澎湃新闻和新华社等报道,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星期六至星期天(4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
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大会发言时,对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提出展望和设想。
他说,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要按照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优化。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并思考拓展资金来源的策略。
沈洪兵介绍,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进行了实施以来唯一一次大规模扩容,近年来的调整主要涉及接种程序和策略等方向,疫苗种类未有增加。
他指出,未来动态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的研究方向,包括一是新增疫苗的种类。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可负担的,要尽快纳入。二是优化现有疫苗免疫程序。根据流行特点、防控目标变化、疫苗特性等进行优化。三是探索疫苗退出程序。不属于全人群普遍接种的疫苗,现有疫苗不适应疾病防控需要等情况,也要考虑疫苗退出,或改为储备疫苗。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