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强化区域合作应对关税威胁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所有入口国的产品征收关税,使全球市场动荡不安。隔天,他指出,如果这些国家能提供一些“非凡”的好处,他会对降低关税持开放态度。

对特朗普而言,关税不仅能为美国带来财富,也是展示美国实力及谈判的筹码。不少受关税冲击的国家,纷纷争取与美国谈判,寻求友好协议。但也有些国家以牙还牙,向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同等关税,贸易战一触即发。

在特朗普1.0时代,美国的关税大棒主要是挥向中国。当时,跨国企业为了规避美国的关税,采取“中国加一”的策略,在中国周边国家分散投资,使东南亚国家从中受惠。

但在本轮的关税措施中,美国向所有入口国的货物征收关税,无一幸免。在“中国加一”策略中受惠越多的国家,关税税率越高。比如柬埔寨、老挝及越南的税率分别高达49%、48%以及46%。除了中国,亚细安是这轮关税措施的重灾区。

新加坡入口美国的货物比出口多,长期维持贸易逆差。同时,新加坡赋予美国货物零关税待遇。即便如此,美国在本轮关税措施中,仍然对新加坡征收10%的“对等”关税。虽然这个税率比其他区域国家低,但新加坡是外向型经济,区域其他国家面对高税率,将影响整体供应链的布局以及外资导向,新加坡势必难免池鱼之殃。

美国开启的关税战推动国际秩序重构,美国已背弃自由贸易,走向保护主义。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下,小国要继续生存与发展,除了与大国寻求友好协议,也必须深化区域的内部合作,加强自身的实力。面对关税胁迫,各国必然以本国利益为优先,寻求对美妥协,但作为区域组织,亚细安若加强合作,还是能开拓缓冲地带,减弱关税战的冲击。

尽管作为统一市场的吸引力还不强,亚细安毕竟有近7亿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8000亿美元。在2024年,美国与亚细安的贸易总额达到4768亿美元。相比较下,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5820亿美元。此外,美国跨国企业在亚细安国家有显著的投资,在亚细安与美国的贸易中,也有不少是来自这些企业。这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直接影响美国企业的利润以及美国的经济。

眼下,亚细安国家都面对美国关税的威胁,感到极度不安。但除了被视为须防堵的中国商品转口美国的后门外,亚细安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同样是美国所不能忽视的。特别在美中博弈加剧的当下,亚细安必须提醒美国重视彼此在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避免用关税伤害互信。

亚细安国家应加强区域内的贸易,避免过度依赖美国的市场。目前,亚细安内部的贸易比重只占贸易总额约22%。亚细安国家有必要加速步伐,提高区域内的贸易比重。关税战无疑带来这方面的机遇,亚细安国家应利用供应链重新布局的机会,提高经济互补性,以促进内部的贸易与投资。长远而言,亚细安经济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各国的经济转型,由出口驱动发展为国内投资和消费拉动,才能摆脱大国的予取予求。

美国对中国实施高额税率,引发亚细安国家对中国企业倾销产品及影响本土企业利益的忧虑。一些国家计划向中国产品课税,以保护本土企业。此时此刻,保护主义浪潮高涨,亚细安国家一方面有必要坚持自由贸易原则,通过经济转型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还是须提防以邻为壑的倾销策略,确保贸易的基本公平。

根据历史经验,贸易战若持续恶化,不仅导致经济衰退或甚至经济萧条,也可能演变成军事冲突。在本区域,南中国海以及台海是两个潜在的火点。亚细安应未雨绸缪,发挥集体的力量,确保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关税措施,对本区域的经济既是挑战,也是强化合作的契机。美国固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但不是唯一的市场。它不分青红皂白向所有入口国征收不对等的“对等”关税,促使许多国家更积极发展市场多元化的策略,并可能提高区域国家合作的政治意愿。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