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星期,中国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开启了一场有些熟口熟脸的学习教育活动,主题是在中国官场早已如雷贯耳的“八项规定”。

据中国官媒3月17日发布的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根据通知,这场学习教育在今年全国两会(人大、政协年会)后启动,到7月底前基本结束,历时超过四个月。

通知强调,要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中整治违反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中共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通知也要求,全面深入查找落实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集中整治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官方领导人上周到贵州、云南考察,也先后提到这场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

八项规定已经颁布超过12年,2012年12月初,新一代中共领导人上台不到一个月,就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及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也成为当时官方领导人领导的中共新领导班子执政的起手式,被视为之后十几年中共高压反腐的起点。“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些年来,更是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官方对落马官员的通报中。

八项规定要整治的是中国官场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纠正的都是官场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建造楼堂馆所、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等。

八项规定出台初期,在一些领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务饭局被取消,好些以豪华公务宴请为主要业务的高档餐饮业者生意大受影响,高档白酒、奢侈品销售明显下滑。过年过节请客送礼、各种名义的奢华酒宴、大操大办成了禁区后,至少在明面上收缩了以人情打掩护的腐败贪污空间。有基层官员曾在私底下抱怨,因为八项规定,各种灰色收入大不如前;但不喜酒桌文化的人,偶尔也会感念八项规定的好,应酬少了,原先推不开的人情包袱也轻了。

不过,在八项规定颁布超过12年后,官方再次大张旗鼓地在全党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重新学习八项规定精神,也说明这些纪律的落实还任重道远,而且由官场风气带来的腐败问题,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后依然严峻。

中纪委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官方每年查处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逐年增加,有愈演愈烈之势。去年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的案件有22万5275起,31万2907人被批评教育和处理,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万1369人,而这三组数据与2023年相比都整整翻了一倍。 

二十大以来的高层官员腐败问题同样触目惊心,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两任国务委员兼防长魏凤和和李尚福、中央军委委员苗华等副国级或军队领导人先后落马,火箭军、“军工系”塌方式腐败,金融、体育、医药等各领域也持续有高官被查。单单是在去年,中纪委就通报了包括九名正部级大员在内的58名中管干部(中组部管理的干部、多数为副部级以上)落马,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

与2012年十八大后党内存在山头派系的现实相比,这一轮的反腐是在中共领导人在二十大后“一统江湖”的背景下展开的,这也意味着反腐更大程度上是以较纯粹的党纪国法作为高压线,排除了派系背景的政治考量。而大量的高级官员,包括由领导人亲自提拔的高干落马,更是印证了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的现状,也说明十多年的高压反腐虽然让腐败从明转暗,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遏制。

此次在全党范围展开八项规定的学习教育,一方面是重新回到十八大以来反腐的开端,从抓作风问题入手,整肃纪律、遏制腐败;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运动式的学习教育,集中整治落实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强化纪委权威,展示高层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决心,为继续大力反腐加持。不过,中国官场腐败历史悠久、成因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难以在十几年内铲除,重新学习八项规定精神即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最终在杜绝腐败上能起到多大的成效,并不让人乐观。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